本报讯(记者董雅楠)近日,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阎崇年发布新书《大故宫》,其中第三部第48讲中揭密郑各庄康熙行宫、理亲王府之谜,详细解读了温都水城康熙行宫的由来与它曾为理亲王府的历史沿革。同名电视节目作为央视大型节目《百家讲坛》打造的年度重点节目,跨年播出。2013年1月8日中午,在央视科教频道播出的《百家讲坛》“理亲王府”这期节目中,阎崇年专题讲述了清史中康熙行宫、理亲王府之谜,并指出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郑各庄温都水城景区内行宫正是被历史淹没了的康熙行宫和理亲王府旧址。
节目中阎崇年按照康熙始建、雍正分府、乾隆毁迹的历史事件时间轴讲述了郑各庄康熙行宫及理亲王府的兴衰始末。废太子胤礽是康熙皇帝与赫舍里氏•孝诚仁皇后之子,深受康熙喜爱,早年被立为太子,却在激烈的皇权斗争中,遭遇两立两废。康熙对废太子又爱又恨,为使其避免兄弟相残,如何妥当安置废太子成了康熙晚年的心病,也成为了一段历史谜团。2008年的一段机缘巧合,使得这段被尘封的历史得以大白于天下。
2008年,在郑各庄村领导的邀请下,阎崇年老师来到郑各庄考察城墙、护城河与铜邦金井遗址的历史真容,经研究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的材料,但并不能说明问题。直到阎老师去台湾佛光大学讲学期间才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中找到了详细记录郑家庄行宫与王府开工与竣工的满文资料。这珍贵的资料虽让阎老师兴奋不已,但一向在学术上严谨的他本着“孤证不立”的态度,在回到北京后第一时间就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取得联系,详查了相关年份的内务府档案中的奏销档,经过了20天的辛苦排查,终于查到了准确记载康熙行宫开工、竣工、格局、建筑面积等等信息。并经过考察证实,台北、大陆两份档案与在郑各庄的实地考察资料基本吻合,具有极大的文物价值与文献历史价值。
至此,郑各庄温都水城内行宫曾经为理亲王府的这段历史也逐渐浮出水面。话说雍正当政后,优待废太子胤礽,其子弘皙被雍正封为理郡王,下令郑家庄行宫为胤礽及家人的居所。而废太子胤礽不久后郁郁而终。雍正八年,弘皙又升为理亲王,郑家庄行宫正式封为理亲王府。然而,几年的浮华在康熙继位后终结。1739年,弘皙被康熙皇帝革除王爵,后又关押至景山东果园永久监禁。康熙29年,郑各庄王府被夷为平地,城墙被拆除,十五眼铜井只剩一口,从那之后被平毁的郑家庄理亲王府便成为了历史谜团。
经过科学的考证与详实的文献记载,2005年,温都水城将在历史中被平毁的郑各庄行宫与王府在旧址基础上按原格局进行了复建,总占地面积是9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560平方米。这是清朝唯一建在城外的王府,也是唯一座座西朝东的清王府。现在,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郑各庄村的温都水城旅游景区内仍保存有史上完好的护城河以及专供王府饮用的百年铜井。对清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到北京温都水城内一览清王府、行宫的旧日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