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公务员网上一则公务员申论考点预测试题引起了众人的注意,郑各庄村主动城镇化案例再次成为所有人瞩目的焦点。
1983年,郑各庄村在领导人黄福水的带领下,开始走主动城镇化道路,一晃二十多年过去,郑各庄村大变样,当年的京郊贫穷村庄变成了如今众所周知的温都水城。用郑各庄人的话说:改革开放,我们赶上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伟大中国梦,其本质和内涵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只有人民真正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才算是实践中国梦的根本,“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习近平总书记曾特别指出,我们的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而这一切,郑各庄村的领导人正带领着郑各庄的人民一步步实现。三十年艰苦创业,三十载风雨兼程。郑各庄人怀揣着伟大的中国梦,一路上摆脱了贫困落后的面貌,走向了今天的辉煌。
超链接:2015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点预测试题7
郑各庄是北京市昌平区的一个行政村,有568户人家,l500口人,村庄面积2.9平方公里。南距天安门22公里。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从l983年起,黄福水开始担任村领导职务,带领村民开展旧村改造,发展了宏福集团、宏福苑、温都水城,编制村庄发展规划,围绕主动城市化做文章。地处城乡结合部的郑各庄不仅是大都市的郊区而且靠近首都政治中心。
20余年来,郑各庄通过土地置换推动产业转型,从“农业村”转向“产业村”.在经济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再向“服务村”升级。目前,面积约为2.9平方公里的郑各庄村已经形成了生活居住、教育科研、科技产业、旅游休闲产业四个功能板块,现代城市化社区初步形成。村里自营实体公司由l个发展到35个;产业工人由300多人增至l.3万人;农民人均年收入从3100元提高到45500元。
“中国企业入选哈佛案例的不少,可是在村庄治理方面,郑各庄还是第一个。”与托尼•赛奇教授有过密切合作,并积极促成黄福水哈佛之行的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院长胡必亮教授说,这是中国普通村支书在哈佛讲坛上的第一次亮相。
对哈佛学生们关心的“村支部书记产生过程”等问题,黄福水给出了坦诚的回答:“村干部是通过‘两推一选’的方式来选举的,有点像‘海选’。其实和你们总统选举的程序是有类似之处的。”黄福水的话引来了阵阵笑声。
美国学生对中国有一定了解和兴趣,但仍存在一定误解。“同学们普遍认为中国农民贫穷、素质低,都想从农村出去打工。”当黄福水告诉哈佛学子们“在郑各庄村,村民们不用出去打工,不用到城里去挤公交车,到2015年人均收入可以达到l万美金”时,他们表示了震惊与赞赏。关于幸福指数的问题,黄福水拿周边的村庄举例。“农村都有个现象,就是大家攀比盖房,房子越盖越高.但周边环境仍然非常恶劣,和污水、猪圈等生活在一起能幸福吗?”他表示幸福指数实际上是个综合指数,既要改善生活环境,也要有可持续的收入来源,“我们努力为每位村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每个人都有一份工作,每个家庭都是企业的主人,土地收益是大家共享分配。农民在企业人股,有着人均l7万股份,每年不低于15%的回报。”
在胡必亮看来,郑各庄之所以能入选哈佛案例,是因为成功实现城镇化转型。“成功首先体现在村庄集体经济发展,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福利改善,民主化程度提高。其次,郑各庄通过产业转型,完成了工业化,进而改变人群聚居方式,代表了城镇化发展的方向。郑各庄的一些创新性探索,实际上是突破了现行的制度和体系,但从长远来看代表了未来制度变迁的方向。”“黄福水是从一个经济能人成长起来的,但他在很多方面又超越了其局限。他不搞家族式治理。引进职业经理人制度,主动走出去。可以说,他更像一个具备现代市场知识的企业家,企业家精神在他身上有很好的体现。”对于郑各庄的未来,“村子的发展受制于大的政策环境,郑各庄仍然面临土地利用制度、新型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等方面的制约”。
问及黄福水此行最大的感受,他用“惊喜”来形容.“哈佛大学就是我十几年前梦想中郑各庄村的样子,大学没有围墙,到处都是开放的空间和设施,再过些年,郑各庄村也会成为这个样子。”
黄福水并没有夸大其词,他正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目前,郑各庄村已经将中央戏剧学院、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引入村庄。“校园是最有生机的地方,商业、人气能够给村子带来持续发展空间,并且能够提升整个村庄的文化素质。”
2012年是郑各庄村第四个五年计划的第二年,黄福水定的目标是,到2015年村民的年均收入突破6.5万元,村庄总资产达到l00亿元,把郑各庄打造为京郊最有代表性的生活居住、投资创业、休闲度假、养生养老的复合型社区和民生幸福指数最高的村庄。这些数字和承诺让美国学生惊奇并赞叹,但是黄福水深知前行的路并不平坦。
胡必亮表示:“在现阶段中国的大转型时期,郑各庄的发展模式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但不能照搬,创新必须与各方面的条件相匹配,如整体环境、自然资源、地理位置等等,其中最关键的,还不是资源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